第9期康帕斯训炼赢 — 数据的力量
《数据的力量》
主题:宣讲数据重要性、数据化管理、大数据案例分享
特聘讲师:牛牧
蜂维分发运营中心
资深数据分析师 牛牧
杂谈数据
数据化管理
数据的力量
数据可视化
牛牧老师给同学们举了很多生动的例子
课程内容
每天我们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数据
但是在分析他们时,你可能还会面临种种问题
你的岗位职责,需要聚焦哪几项关键数据指标上
不同的数据背后都蕴含着何种意义
如何根据数据,评价你或你公司团队的运营及工作表现
如何从数据中洞察出用户的行为
手上的这些数据,足够全面地反映现状吗
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数据,是哪些因素造成的
分析数据发现问题所在,你能否快速制定出落地解决策略
你能灵活使用各种数据工具,高效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吗?
杂谈数据
我们既是数据的生产者、又是数据的消费者。
01
数据的生产者
一、电商平台
购买喜欢的物品,生产了与购买相关的数据
二、社交圈子
分享各自的见解,生产了与分享相关的数据
三、搜索引擎
寻找所需的信息,生产了与搜索相关的数据
四、生产工作
对应的岗位工作,生产了与业绩相关的数据
02
数据的消费者
一、评论数据
为我们的决策提供了一些支撑
二、趋势数据
为我们的何去何从提供一点指引
三、统计数据
为我们了解民情、国情、行情提供了一种帮助
数据化管理
01
Why知其然
通过数据、报表掌握已经发生的商业经营事实,发生程度如何。
内部数据(看清自我)、外部数据(看行业趋势、政策环境、竞争对手表现)
02
Why&How知其所以然
数据结合业务,找到数据表象背后的真正原因,解决之。
识别有问题数据
创新、优化流程
03
辅助业务发现机会
利用数据可以帮助业务发现机会,发现潜力细分市场。
从客观数据中挖出“宝贝”,培养商业感觉、对数据的直觉。
04
建立数据化运营体系
数据作为直接生产力和间接生产力:数据变现、决策支持(报表、分析报告)。
用户转化漏斗
将实际业务,分解为一系列的阶段,经过每个阶段,用户都只有一部分留存下来。
对漏斗的每一个环节准确地记录数据,以便分析和优化各个环节的通过比率。
目标分解的过程,就是销售完成的过程。
必须将目标分解到可执行的最小单位
用多维度数据报表找问题
01
多维度看数据
数据打细,分解到各个维度上分别观察
如果多个维度能够灵活组合观察数据,就成了一个数据魔方(Data Cube)
02
看数据,有对比才能考量
从时间维度、产品、业务组等多维度对比
03
不同层级的人对数据的需求不同
业务层
需要知道自己每日指标的完成情况和等级排名,需要提交每日每周每月的数据。
领导层
需要知道固定周期的业绩完成率,各地区销售额,营销成本和组内业绩排名。
管理层,CEO级别
需要知道各业务部门的一些关键指标,比如总营收,市场增长率,重要的研发进度等等。
数据可视化
各类报表数据显示
大数据
解决了传统营销无法做到的: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了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 )
应用在三个方面:1、大数据渠道优化,2、精准营销信息推送,3、线上与线下营销的连接。
2012年2月16日,《纽约时报》刊登了Charles Duhigg撰写的一篇题为《这些公司是如何知道您的秘密的》(How Companies Learn Your Secrets)的报道。文中介绍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一位男性顾客怒气冲冲地来到一家折扣连锁店Target(仅次于沃尔玛的全美第二大零售商),向经理投诉,因为该店竟然给他还在读高中的的女儿,邮寄婴儿服装和孕妇服装的优惠券。
但随后,这位父亲与女儿进一步沟通发现,自己女儿真的已经怀孕了。于是致电Target道歉,说他误解商店了,女儿的预产期是8月份。
一家零售商是如何比一位女孩的亲生父亲更早得知其怀孕消息的呢?这里就需要用到“关联规则+预测推荐”技术。
事实上,每位顾客初次到Target刷卡消费时,都会自动获得一个唯一顾客识别编号(ID)。以后,顾客再次光临Target消费时,计算机系统就会自动记录顾客购买的商品、时间等信息。再加上从其它管道取得的统计资料,Target便能形成一个庞大数据库,运用于分析顾客的喜好与需求。
有了数据,特别是有了“大”容量的数据,后面的问题就简单了。Target的数据分析师,开发了很多预测模型,其中怀孕预测模型(pregnancy-prediction model)就是其中的一个。Target通过分析这位女孩的购买记录——无味湿纸巾和补镁药品,就预测到了这为女顾客可能怀孕了,而怀孕了,未来就有可能需要购置婴儿服装和孕妇服装。
Target收集的消费数据属于典型的结构化数据。
最后
有一个关于数据分析的小题目
大家可以做做看
并且在下面留言哟
王老板花30元进了一双鞋,零售价40元。一个小伙子来买鞋,拿一张100元人民币,王老板找不开,只能去找邻居换了这100,然后找给了小伙子60元。后来邻居发现这个100是假币,没办法王老板又还了邻居100。
问这场交易里,王大爷一共损失了多少钱?